close
三維智能廣告機,SEO官網開發AI三維科技AI軟件開發廣告機,旅行日期:19.02.07
關鍵字:德大公路、德萊公園、地磨兒國小德文分校、大社村

天晴時的北大武山,充滿陽光與朝氣,經過前幾天雨水的洗滌,一路上是久違的蔚藍天空,越過高屏溪,臺88線快速道路持續朝中央山脈前進,連綿起伏的山巒在澄澈晴空下一覽無遺,最顯眼的,當屬於中間北大武山和南大武山分庭抗禮,旗鹽山、日湯真山、棚集山等等較為著名的南部山岳,像是大小斗笠由北到南一字排開。

有重型機車作為前導,不知不覺間已經到達竹田系統交流道,如同去年前去禮納禮的行程,我們北轉國道三號,遠離南向大鵬灣與恆春擁擠的車潮,過了一陣子,看見隘寮溪從山地流向平原的關隘--水門,周邊白賓山、三地山,以及遠處的井步山雄渾壯美,曾經受雨季洶湧水勢震懾的我們,此行又對旱季時河床乾涸,榮枯遞嬗之劇烈深感訝異。

1.

時逢霧臺櫻花季,2月7日至2月10日谷川大橋實施交通管制,外地人必須轉搭接駁車前往賞櫻,不能駕車到神山,更別提神山後方的阿禮村,既然如此,我們索性趁著下午兩點解除管制之前,先繞到附近的德文村。

旅行中往往充滿意外的緣份,而行程規劃之外所見所聞,總是上天巧妙的安排,遇見背向屏東平原的德文村,甚至更深遠的大社村,再次印證以前累積下來的經驗;屏31線又稱作「德大公路」,三德檢查所附近自臺24線岔出支線,之後和隘寮北溪以及臺24線平行,中途甚至能俯瞰谷川大橋,隨著山坡上的房舍越來越接近,終於抵達德萊公園。

碩大的榕樹是德萊公園的地標,由兩棵雀榕一起生長的子母樹所構成,高度約30公尺,樹齡大約150多歲,大樹後方的瞭望臺視野極佳,面對中央山脈深處,對岸霧臺各個村莊圍繞的井步山形勢巍峨,至於往西南方遠眺,隘寮北溪穿越層巒疊嶂,天際線屏東平原已經是遙遠的地方了,無論田野抑或城鎮,都被薄薄的霧霾籠罩著。官網設計 多媒體行銷 品牌打造 2D 多媒體行銷 品牌行銷

2.

舉起長弓,雙眼直視標靶,其中兩個是圓盤,另外兩個彩繪山豬,彈指間,弦上的箭支「颼」一聲射中靶心,旁邊帳幕下接著迸出掌聲,「你們也來試試看啊!」石椅上幾個族人見到我們熱情招呼。

頭戴鴨舌帽,身形短小精悍的教練將五支箭支置入竹筒內,按照步驟一一講解:首先,身體站直側對靶心,雙腳張開與肩同寬,腳掌平行,第二,左手提弓握緊弓身中央,拇指略為伸出弓身放置箭支架位凹槽旁,協助穩住箭身,第三,右手將箭尾搭在弦上,以食指與中指略為夾住箭尾並挺胸向後方水平拉弦。

弓身本身並不重,但是拉弦的過程卻需要相當的肌耐力,右手甚至會因為耗費力氣而顫抖,回想教練射箭時的冷靜沉著,看似容易,射箭技術的良窳原來就在股掌之間,最後,眼睛、箭尖瞄準靶心,將右手食指與中指輕輕放鬆,箭支隨即射出。經過幾次練習,箭支落在靶上,山豬卻依舊安然無恙,想要成為獵人,果然沒有想像中的簡單。

3.

幸好,沒有打獵的辛勞,我們仍然可以坐在陽傘下,搭配和煦陽光享受餐點,繪有太陽圖騰的廣場一帶,炊煙底下是燒烤香腸、山豬肉的攤子,有些店面販售工藝品、簡餐、咖啡,或者小米甜甜圈,廣場外緣青山連綿,佳暮村正坐落群山之中,這使我想起十年前佳暮四英雄冒著風雨,將全村平安撤退下山的事蹟,微風徐徐,心中卻沸騰著。

德文村隸屬於三地門鄉,排灣族語Tjukuvulj,意思是「視野很好的地方」,距今兩百多年前,一支魯凱族人從霧臺橫渡隘寮北溪尋求新耕地,在當地排灣族頭目的首肯之下安居樂業,現今村內有相助巷、德文巷、上北巴巷以及下北巴巷四個聚落,其中,相助巷居住的就是魯凱族的後裔。

「這本書好看嗎?」享用午餐的店鋪除了排灣風味料理,櫃檯上擺放了幾本書籍,「撿起石頭的記憶」記述德文村的歷史,書中收藏許多日據時期的舊照,其中交織三地門和霧臺諸部落之間的恩怨糾葛,餐廳老闆也說,德文村內依然保存數棟石板屋,德萊公園的石板屋只是給觀光客看的樣品,「手工建造的石板屋比較堅固,因為用機器切割的石板建造的石板屋疊得太整齊,石板日久會磨損,反而讓石板屋結構不穩定。」

4.

「大社村距離這裡七公里,照著有白線的路走,其他的農路可能開進去,不太容易出來。」餐廳老闆再三叮嚀,究竟前方路況如何,是否一路坦途,離開時一顆心依然懸著。

德萊公園只是德文村的門戶,經過幾個彎道與農地,接著來到地磨兒國小德文分校,成立於大正3年(1914),德文分校最早是「乙種番童教育所」,民國57年(1968)更改為「德文國民小學」,由於村內人口外流,民國81年(1992)併入三地國小(今日地磨兒國小)降為分校,一如德萊公園,操場面對的群山宛如屏風,校園北面,順著山坡建築的聚落才是德文村的中心。

拜訪德文只是臨時起意,並沒有在村內停留太久,也沒見到村人口中的石板屋,車窗外變換的山景卻一直吸引我們的目光,天主教會旁邊,視野中間霧頭山孤峰突起,近一點的山坡上,屬於霧臺的神山部落盤踞在窄小傾斜的高位河階,蜿蜒的臺24線若隱若現,綠籬炮仗花色彩鮮艷,橘紅花朵後頭檳榔樹筆直挺立,山形冷峻而田園熱情,有如冰與火的激盪,是否就是孕育排灣文化多彩炫麗的泉源呢?

5.

從山稜東面越過鞍部進入口社溪流域,遠遠地,大社村前庭一彎大曲流,傳說中排灣族拉瓦爾亞族的發源地終於抵達,莫拉克風災之後,大社村對外道路毀損嚴重,村民只好遷村到禮納里生活,今天一路走來,產業道路路況出奇地良好,大社榮景再現,或許指日可待。

聽德文村民說,大社村目前有五戶人家居住,雖然冷清,部落內房舍齊整,由街頭走到巷尾,四處都可以感受到村民重返家園殷切的盼望,同時我也發現,石板屋不只是模型,更是活著的,會隨著時代變遷的生命,疊砌石板之外,有些家戶搭建木板,有些組裝鐵門鐵窗,為了生活需要而不斷融入新的元素。

道路上的百步蛇圖騰,山壁上的石板岩雕,護欄上的陶壺裝飾,讓我們在離別前又忍不住停留觀看許久,短暫時間裡故事與傳說來不及了解,只好暫時借用影像,以紀念燦爛陽光下的偶遇。

參考資料



本文引用自: http://blog.udn.com/williamluo1227/126742460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hehoocjws 的頭像
    thehoocjws

    AR全息投影,AR浮空懸影

    thehoocj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